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布时间:2020-12-29 16:12:34 阅读次数:470
星火燎原,“新”“芯”相印。走过不平凡的2020,中国资本市场留下一连串创新的足迹:芯片国产化扩容、集成电路产业链趋热、新药上市提速、医疗器械战“疫”力爆棚……注册制改革激荡,两大科创产业加速书写硬科技的“答卷”。
数字无声,科创奔腾。截至12月18日,科创板上市公司206家,IPO募资额突破2900亿元,总市值3.3万亿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比83%。一束束科创星光汇聚,一项项“卡脖子”技术攻坚,一批批上市公司正在为三十而立的中国资本市场构筑一座座新的里程碑。
科创引领 产业追“新”
百川汇流,心向往之。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开启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新征程。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两大产业领衔,科创板迅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聚集地,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24家集成电路企业已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完备的产业集群,涌现出中芯国际、中微公司、澜起科技等细分产业龙头;生物医药板块,45家科创企业涵盖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体外诊断、医用材料等领域,汇聚了君实生物、微芯生物、康希诺等竞争力突出的创新“先锋”。有效凝聚科技创新力量,源源不断汇集资本动能,2020年,科创板“试验田”一派欣欣向荣,有力地推动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支持突破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科创板积极拥抱硬科技企业。
2020年7月16日,中芯国际登陆科创板,募集资金462.87亿元,投入12英寸芯片SN1项目、先进及成熟工艺研发项目等。更为重要的是,中芯国际回归A股,极大地带动了半导体产业发展,集成电路(IC)装备、材料、制造、设计、封测、元器件等全产业链IPO被激活,一场“全民热芯”潮正席卷A股市场。
同一时间被点燃的,还有创新药产业圈。据统计,2019年,A股生物医药企业IPO共18家,且主要集中在科创板。而2020年截至目前,A股生物医药企业IPO已达40家,较去年大幅增长122.22%。更令人欣喜的是,由泽璟制药打头阵,6家尚未盈利的创新药企业凭借第5套上市标准,陆续登上科创板,为资本市场注入真正的创新药动能。
“国产替代”者纷纷涌现,争当产业“弄潮儿”。
在集成电路领域,安集科技实现CMP抛光液的国产化;中微公司的刻蚀机打破美国的垄断;华润微在碳化硅功率器件上与国际巨头开始同台竞技。在生物医药赛道,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国产PD-1单抗;百奥泰的自主研发产品格乐立摘得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前沿生物的艾可宁成为中国第一个原创抗艾滋病新药、全球首个长效HIV融合抑制剂。
创新不息 “硬核”集聚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资本市场上的“硬核”科技企业带来一场实战检验。验技术、试效率、考策略,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这些公司进行着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冲在战“疫”一线,拉紧疫情防控网。诊断试剂、第三方医学检验公司用精准的检测技术守住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医用防护、护理企业以充足多样的产品供给,保障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节奏。
战“疫”实力迅速转化为扎实的业绩。圣湘生物是国内首批6家获准上市相关产品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新冠核酸检测产品已服务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0.13亿元,同比暴增超过百倍;英科医疗一次性防护手套需求激增,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增长超过33倍;受益于防疫类防护产品销售及规模扩大,振德医疗前三季度实现业绩增幅超21倍。
制药公司潜心研发,一个个创新药加速走上临床一线造福患者。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至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批准40款新药(不包括新适应症),保持了药品审批审评改革以来的高效率,恩美曲妥珠单抗、氯苯唑酸等重磅创新药的上市,极大提高了国内癌症和罕见病治疗药物的可及性。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梁颕宇表示:“中国的创新、中国的技术不再是跟从者和模仿者的角色,而是超越者和引领者。新药研发、器械、诊断、服务及数字医疗等领域仍然存在着大量的机会,未来整个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格局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集成电路领域,上市公司巧借外力加快产业整合,强强联合,细分市场“领头羊”不断涌现。
拿下北京豪威后,韦尔股份由一家半导体分销商一跃成为CMOS图像传感器巨头;闻泰科技并购安世半导体,迅速由ODM代工商转型为功率器件龙头,坐上功率半导体全球第三的宝座;北京君正并购芯成半导体(ISSI)后,由一家MIPS芯片设计公司变身存储芯片商,杀入汽车电子领域。
回眸2020,硬科技俨然成为中国资本市场30年最鲜明的注脚。三十而立,乘风破浪,“硬核”后浪才刚刚开始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