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选择资本市场应“量体裁衣”

来源:证券时报  发布时间:2020-06-18 09:18:44  阅读次数:644

本周,资本市场翘首以待的创业板注册制终于揭开面纱,各项配套业务规则轮番出炉。在科创板平稳运行9个月之后,创业板改革随之启程,令证券行业迅速吸睛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中介机构,创业板改革对投行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429日,证券时报记者独家对话中金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投资银行业务负责人王晟。他向记者表示,注册制试点下更加强化压实中介责任,投行的压力和责任将会变得更重,执业也应更加审慎,要以专业的技能、谨慎的态度切实履行保荐职责。

改革带来全新机遇

创业板改革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而券商正是其中最为主力的参与者之一。改革后,创业板定位于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同时,对红筹企业、特殊股权结构企业以及尚未盈利企业都预计敞开大门

对此,王晟指出,创业板对IPO、再融资、并购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有利于为更多成长型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帮助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科创板开板以来运行效果良好,此次创业板改革充分借鉴科创板的改革经验,为股权融资市场注入活力,给A股市场带来巨大的红利,将更好地支持成长性企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

对投行业务来说,创业板改革将带来全新的机遇。王晟预计,创业板IPO企业将出现大幅增长,进一步市场化,这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相关行业已进行布局和储备的投行构成相当利好。

不过,机遇与挑战往往并行。征求意见稿也提出,将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对于投行工作来说,最重要的变化是注册制试点下中介责任的强化压实,压力和责任会变得更重,执业更加审慎。作为头部的投行来讲,需要更认真、更负责的工作,不能够因为注册制的改革而放松对具体工作的要求,反而应该要更加谨慎地选择和推荐公司。

量体裁衣选择市场

从制度设计来看,创业板注册制的各项制度与科创板的创新制度颇为相似,而近期新三板精选层也开始收取材料。那么,在改革后创业板与科创板有何差异?中介机构又该如何为企业谋划选择?

创业板注册制借鉴了科创板注册制的一些核心制度安排,但也要看到,两个板块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在市场定位、上市条件、投资者适当性要求等方面均有不同。王晟认为,这些差异的存在,也为不同特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资本路径选择。

具体而言,科创板强调科技驱动,主要定位服务于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并主要依靠其核心技术来开展生产经营的硬科技企业;而创业板强调创新驱动,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这种定位体现了创业板与科创板的差异化发展思路。

目前来看,科创板发展势头迅猛,新三板精选层厚积待发,创业板注册制的落地节奏也令市场振奋。王晟指出,各板块间的错位、有序竞争,不仅将得益于监管机构的顶层设计、统一部署,也有赖于市场参与各方(如企业家、投资者、中介机构等)不断加强对市场规则的学习与思索,找到不同发展阶段下最适宜企业的资本路径,真正做到量体裁衣地选择资本市场,为企业发展进行前瞻布局与统筹运作,从而实现助力企业成长与繁荣资本市场的双赢。

那么,发行人筹划IPO之时应如何选择上市地点?对此,王晟认为,仍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拥有硬科技、符合科创板标准的公司,依然可以选择科创板。而对于创业板改革所支持的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的行业,则建议相关企业在选择板块的时候,根据自身情况综合考量各市场板块定位以及投资者偏好,选择更合适自身发展的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