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ST板块11月以来大幅反弹 27股前三季度业绩向好

来源:证券时报  发布时间:2022-11-23 10:27:38  阅读次数:188

2721家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七成,2020年以来,股票累计融资金额、成交金额均位居全球前三——这是深交所在A股跨越5000家关口交出的成绩单。
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的改革信念指引下,深交所从“老五股”起步,奋力推进市场建设,快速崛起为全球最具活力的高成长新兴市场之一。    
截至2022年11月22日,深市上市公司数量已达2721家,市值从当初的61亿元增长至如今超过33万亿元。“主板+创业板”双轮驱动下,深市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为主体的基本盘,成为支持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    
当前,深交所以汇聚创新资本、激发成长动力为使命,正在奋力建设以优质创新资本中心为特色的世界一流交易所。按照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深交所正在推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各项准备,巩固深化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成果,持续优化发行上市、并购重组、再融资等制度机制,不断提升市场吸引力和企业获得感。    
高创新、高成长特征明显    
A股深市“方阵”活力奔涌    
1990年12月1日,深圳国际信托大厦里钟声响起,宣告了深交所的诞生,拉开了改革开放后股票集中交易的序幕。    
当时,深圳证券市场只有深发展、深万科、深金田、深安达以及深原野“老五股”,但它们开启了深圳证券市场的发展之路。    
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多层次市场建设、注册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的推进,特别是2004年中小板设立、2009年创业板开板,深市上市公司数量迎来跨越式发展——    
2010年5月,深市上市公司突破1000家;7年后,深市上市公司突破2000家;再过了5年多的时间,如今深市上市公司已达2721家,总市值超过33万亿元。    
规模扩容推动深市从量变走向质变:市场结构逐步改善,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企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七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比超四成,涌现出一批诸如宁德时代、迈瑞医疗、比亚迪等创新“领跑者”和产业“排头兵”,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伴随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及主板和中小板合并两项重大改革落地,深市形成了“主板+创业板”双轮驱动的市场格局,由主板与中小板合并而成的深市新主板拥有上市公司1500家,而刚刚过了13周岁生日的创业板则拥有1221家上市公司。深市主板定位于蓝筹市场,重点支持相对成熟的企业融资发展、做优做强;创业板主要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和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突出“三创”“四新”。    
改革赋能,A股深市“方阵”活力奔涌。注册制改革以来,创业板新增上市公司401家,截至2022年10月30日,创业板首发募集资金累计超过7900亿元,再融资累计募集资金6513.61亿元,资本助力下,创业板上市公司积极开展研发创新活动,积蓄发展新动能,研发强度持续上升。    
深市新主板也欣欣向荣,越来越多优质公司通过资本工具加速公司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两板合并以来,IPO、再融资、并购重组累计融资和交易涉及公司1000余家次,合计金额近1万亿元。近三年实施再融资的上市公司中,有近120家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速超过30%,近60家增速超过100%。    
畅通“入口”与“出口”    
宽严相济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A股突破5000家,深市公司剑指3000家,意味着中国的上市公司群体成长起来了,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在这个量级基础上,谋求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比数量的扩张更为关键。”有分析人士认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资本市场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是证券交易所必须承担的重要任务。    
新时代十年,深交所坚持改革赋能、服务为本,加快职能转变,提升监管效能,在打造良性循环的资本市场和推动形成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群体上做了大量工作,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持续提升。    
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为牵引,深交所深入推进发行、上市、交易、退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制度创新,推动形成上市标准更多元、企业上市渠道更通畅、发行定价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市场环境,更好支持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    
试点注册制改革以来,创业板新增上市公司401家,“优创新”“高成长”特色鲜明。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接近90%、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比超过60%。    
当市场的“入口关”不断畅通时,与之相呼应的退市制度改革也在加速推进。2022年以来,深市共有24家公司强制退市,数量接近过去三年之和。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认为,注册制下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既要求把好入口,为市场注入源头活水,也离不开畅通出口,促进存量上市公司风险有序出清。    
此外,简明高效的规则体系是提升市场运行质效、激发市场动能、助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深交所一手做“减法”,将不适应形势发展、执行中存在障碍等内容予以删除;一手补“短板”,查缺补漏,形成了科学完备、简明易行的上市公司自律监管规则体系。    
“重构后的规则内容更加科学,更便于掌握使用,这对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意义重大。”一位创业板公司董秘告诉记者。    
一手“建制度”,一手“零容忍”。深交所持续优化监管理念和监管机制,扎实推进分类监管、精准监管、科技监管,严厉打击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支持上市公司合法合规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治市之道,在于宽严相济。宽是指要放开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严是指要管住维护市场秩序。严是宽的前提,只有管得住、管得好,才能放得活、放得开。”上述负责人表示。    
ST大集昨日再度涨停,11月以来短短13个交易日,该股已录得10个涨停板,累计涨幅达到65.93%。今年10月底,公司股价一度跌破1元/股,曾多次发布因股价低于面值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凭借供销社题材的加持,ST大集11月股价完成逆袭。 
ST板块11月涨幅跑赢市场    
11月以来,ST板块整体走势不俗,不少ST股低位反弹。11月以来,ST板块累计上涨12.85%,跑赢同期上证指数超5个百分点。59股本月有一个以上涨停板,22股涨停板达到3个或以上。    
业内人士指出,进入第四季度,多家ST公司频发利好,包括主营业务经营向好,在非标、资金占用、重整计划事项上实现重大进展,或者上市公司主动披露新动向、新规划,为明年发展做铺垫,加上市场新题材的崛起,ST股搭上热点快车,ST板块热度升温。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11月以来,ST大集、ST曙光、*ST海伦、*ST光一等10只ST股累计涨超30%。ST曙光涨幅位居板块第二,该股目前已连续录得9个涨停板,11月以来涨幅达64%。    
11月17日,ST曙光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华为、小米从未与公司进行过任何形式的接触,赣锋锂业与公司仅有业务合作,未就其他任何事项进行过任何形式的接触,相关市场传闻完全为不实信息。截至10月末,公司整车累计销售量同比减少49.07%,车桥累计销量同比减少8.39%。公司新能源乘用车产品能否实现量产、量产的时间、市场前景以及产品竞争力存在不确定性。    
数据宝统计,11月以来日均成交额环比上个月提升的ST股占超七成。19只ST股日均成交额环比翻倍,ST森源环比增幅416%居首,公司身兼光伏、风电、充电桩、特高压、机器人、绿色电力等多重题材,其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自今年4月27日创历史新低之后,该股震荡上行,迄今累计反弹达到88%。    
27只ST股前三季度    
营收超亿元且净利为正    
个股被ST主要包括财务连续亏损、财务造假、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意见、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控股股东违规占款、主要银行账号被冻结等原因。    
如果仅从财务数据看,数据宝统计,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超亿元、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为正值的ST股有27只,这些股今年以来平均上涨0.32%,跑赢同期上证指数,其中ST龙净、ST澄星、ST红太阳、ST海越、ST森源等7股年内涨幅超过30%。    
上述27股中,今年内涨停板次数最多的是ST澄星,期间该股共收获50个涨停板,但同时也遭遇了43个跌停板,是A股市场今年以来涨停和跌停次数最多的股票。    
ST澄星主业为黄磷、磷酸、磷酸盐等精细磷化工系列产品,其黄磷产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得益于公司和解协议顺利执行完毕,部分债务问题得到解决,加上磷化工行业总体延续了2021年以来的景气周期,公司前三季度实现盈利5.14亿元,同比增长453.62%。不过,公司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主要由于注册会计师对公司2021年年度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出具了否定意见,因此在2022年年报相关情形未消除前,公司仍将被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