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新闻

1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纳入培育规划

来源: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2021-11-02 18:23:41  阅读次数:379

10月17日,工信部官方微信显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正抓紧编制中小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部署完善公平竞争环境、提高融资可得性、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等七方面重点任务。十四五期间,孵化培育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万家小巨人企业。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毛细血管,尤其是具备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在一些特定行业承担了科技攻关的重要任务,也是各个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创板、创业板和即将运行的北交所,作为中小企业重要的融资平台,将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积极发挥服务功能。

在工信部公布的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全国共有4762家企业上榜,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中高端产业。中金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这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目前已有超300家企业在A股市场上市。

北交所的设立,将拓宽专精特新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川财证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30日,在精选层挂牌企业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12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认定的企业共有31家,数量接近精选层企业总量(66家)的一半。业内人士表示,精选层平移至北交所后,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小巨人企业陆续申报。

光大银行分析师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科创板设立和创业板实施注册制改革后,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北交所设立后,进一步完善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动了各市场错位发展,为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型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让越来越多的硬科技和成长型创新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在周茂华看来,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可为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融资服务,建立与不同类型中小企业发展特点相匹配的差异化基础制度,提升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适应性,增强资本市场服务的覆盖面与包容性。同时,考虑到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变化特征,各市场也需完善退市、并购重组等制度安排。